来伊份再次IPO产品质量和盲目扩张是硬伤
文 周月明
零食连锁企业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自2012年申报创业板失败之后如今再次出现在主板的申报企业名单中。作为上海知名度较高的休闲食品连锁经营企业,来伊份在国内的销售规模、门店数量都较为靠前。不过,近几年,其却饱受产品质量问题诟病,上市之路也因此并不顺利。
食品质量问题成隐患
翻看来伊份的招股说明书可以发现,其近几年净利润的增长很不稳定。2012-201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4.9%、215.7%、38.7%。这种大幅度波动与其之前食品质量问题被曝光有很大关系。
2012年,央视《消费主张》栏目曝光了国内部分蜜饯加工厂的黑幕,“蜜饯门”事件对正处IPO关键期的来伊份几乎是“当头一棒”。此外,诸如零食中吃出各种“小动物”、芒果干中吃出假睫毛和手撕肉条大肠菌群超标等问题,都让人为其产品质量感到担忧。
问题蜜饯曝光之后,多家来伊份门店曾一度无人问津,销售业绩也呈断崖式下降,最大降幅超过五成。
对于食品企业而言,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关乎其生命线,一旦出事后果极其严重,将会带来一系列的波动。而证监会也对食品行业风险重点审核,这便使来伊份的上市之路存在很大风险。
那么,为何来伊份屡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呢?这暴露了它哪些经营缺陷?原来,这些问题都与来伊份“只做研发推广销售、生产配送外包”的发展模式有很大关系。
只抓研发和终端,把中间生产、运输环节外包,整合上游众多的供应商,着重终端来占据市场优势,一直是来伊份的经营模式。而供应商越多越杂,也恰恰滋生出很多风险。
据资料显示,来伊份产品线涉及干果炒货、肉制品、蜜饯干果等逾十大品类700余种产品,其产品来源于陕西西安、山东淄博、山东滨州、山西临汾等地一些不知名的企业。在多产品、产地和多供应商的情况下,保证产品质量成了一个很大的管理难题。
有业内专家认为,虽然来伊份的经营模式可以很快拓展终端市场,扩大销售规模,但对于一个休闲食品生产企业而言,产品质量才是企业的生命。而公司将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生产、配送”环节全部外包,无疑是埋下一颗定时炸弹。这对采购、管理、质监等环节的把控能力要求很高,无形中造成了很大压力,因为一旦发生差错,就会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声誉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来伊份也在招股书风险提示中承认,依赖产品外包是公司运营过程中的一大风险。“近年来公司销售量迅速扩大,公司供应商对原材料的需求大幅增加。但如果出现因气候和市场等原因造成原材料采购不足时,可能会出现原材料质量下降的风险,继而影响到公司产品的质量”。
但是,公司并没有提到有何具体的改善措施。实际上,只有形成程序化的、量化的、多方监控的严密制度,也许才能更好地把控食品质量,但这也会带来更高的运营成本,需花费更多精力。
不过,食品质量这一块儿不过关,公司即使上市也无法令投资者放心。因为一旦出现食品质量丑闻,就会像之前一样令公司业绩大幅下滑,进而影响投资者利益。而这些问题多次积累之后,将会对公司造成无法挽回的不良影响。
扩张门店不一定能增厚业绩
除了像“定时炸弹”一样的食品质量问题,来伊份本次IPO的项目盈利能力也存在疑问。
此次IPO,来伊份拟将6.74亿元的募集资金用于建设两个项目:营销终端建设项目和生产及仓库用房项目。其中,营销终端建设项目拟投资总额为3.27亿元,约占募资总额的48.5%。该项目其实就是在全国范围新建275家直营连锁门店,同时对1158家现有店铺进行升级。
不过,此前来伊份曾在全国各大城市疯狂扩张门店,但并未快速增厚公司的利润。2010年来伊份净利润约为1.04亿元,按当年1786家门店数量计算,每家门店盈利5.82万元;2012年门店扩张至2558家,平均每家门店盈利却降为1.21万元;2013年门店数量为2182家,平均每家门店盈利约4.48万元。直到2014年年末,门店数量降至2178家,公司每家门店的盈利能力才重新回到2010年的水平,达到平均每家门店每年盈利约为6.23万元。
曾经的不佳业绩令投资者担忧,本次IPO再次将扩张和升级门店作为重点是否会产生实在的利润?而且,伴随着门店租金提高、人力成本上升及新开门店选址等经营风险,成本也会越堆越高。
而且如今,一味地扩张门店、延续目前的商业模式也无法大幅度提高公司的竞争优势了。在大众创新的背景之下,这种用量贩的方法售卖零食的商业模式太容易复制,类似的“零食店”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公司若不找到新的经营亮点,拥有的市场也将会被这些“小而美”公司一点一点蚕食。
此外,本次IPO扩张和升级的门店,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江浙沪之外的市场。来伊份之前高度依赖江浙沪市场,三地贡献的营收份额一直在90%左右。但从2010年开始,公司逐步向安徽、北京、湖北、山东、天津等新区域市场扩张。不过,休闲食品连锁行业具有较强的“区域资源”特性。本地企业更加了解本区域消费的口味偏好,且物流配送范围小,也更容易获得本地消费者的认同。而且,这些企业在商品品类管理、市场份额、物流能力、营销能力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这也使得来伊份在进军新市场的时候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培育品牌和建设营销网络,很有可能发生“出力不讨好”的情况。有业内人士认为,来伊份往外地扩张是个错误决策。该业内人士表示,“来伊份只能在苏浙沪老家站得住脚,出了家门,别人家都有‘地头蛇’,斗不过。”未来,如果公司在新区域市场开拓情况没达到预期,产生的亏损也将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另外,与门店的快速增多相对应,供应商也在快速增多,这也会使得本来就不够的质量监控能力愈显不足,管理可能愈发力不从心,从而陷入死循环。
《中国食品》2016年8月第15期 目录
- 麦当劳启用更健康菜单 倡导“少盐好油多果蔬”
- 高端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额创新高 中国成澳大利亚最大出口市场
- 高端市场被洋品牌占领 国内啤酒应着重提升内在
- 饮料水分指数显示 牛奶比水更加补水
- 食品包装存隐患 食品安全没保障
- 顺畅“行刑衔接” 维护食药安全
- 连锁零售企业共同倡议采用标准化果蔬周转筐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 过量吃荔枝小心荔枝病
- 超级会员日风暴席卷全球 亚马逊中国同期开启“全球狂欢盛典”
- 规范网络食品消除法外之地
- 西瓜盖上保鲜膜不能吃了?
- 美国:啤酒协会鼓励啤酒厂商加贴统一的营养标签
- 网易考拉海购与a2牛奶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 统一换帅以应对年轻消费群体
- 经销商要选对产品 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
- 笼养鸡的鸡蛋销售遇阻 乐购等多家企业宣布弃用
- 科学解读烤肉该不该吃
- 种子标签有新规定 依据药剂毒性大小标注相应标志
- 研判产业趋势 找准酒业风口
- 白领成外卖市场主力 未来外卖平台将朝三方面努力
- 瓶装饮用水纷纷换潮装 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欺骗消费者
- 灾后畜禽饲养要点
- 深圳:修订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吹哨人”最高可奖励60万元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 将不再纵容以盈利为目的的职业打假人
- 浙江杭州:出台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举报26种行为最低可获500元奖励
- 沱牌舍得改制完成新东家对未来信心足
- 水与成语
- 核算饲养经济效益 让你明明白白养鸡
- 来伊份再次IPO产品质量和盲目扩张是硬伤
- 有机农业是否值得推广 美国研究给出权威答案
- 暴雨导致蛋价“蠢蠢欲动”“期货+保险”为养殖企业保驾护航
- 掌握陈列诀窍 促进产品动销
- 把握三点 中餐也能做到标准化
- 山东济南:实施农产品准入制度进出市场必须要有“证”
- 实行海水健康养殖模式 实现养殖和环境协调发展
- 夏天不运动喝饮料 小心“养”出肾结石
- 增加农民收入 根本途径在于让农业成为强势产业
- 圆通快递自曝进军生鲜电
- 四川雅安:出台意见 力促雅茶产业转型升级
- 商务部印发十三五规划纲要 将加大政策力度支持电子商务发展
- 品牌餐企开大排档 只为延长营业时间赚小费
- 周黑鸭VS绝味 谁能笑傲江湖
- 又现老酒投资热 谨防被假冒产品忽悠
- 印度:为应对肥胖征收“脂肪税”
- 包装行业首部经济指数报告发布小型企业仍然是包装行业主力军
- 分享“中国服务”创新理念
- 农村畜牧用盐泛滥 放开食盐经营将威胁用盐安全
- 农业部:“注水肉”标准太宽松 将重新修订猪肉水分标准
- 农业部发布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支持保护补贴以绿色生态为导向
- 全聚德高管集体离职为哪般
- 促进畜禽种业发展从源头保障畜产品安全
- 传承千年 助力阿胶走向全世界
- 休闲食品电商暗自较劲唯有上下结合才能赢得未来
- 今年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历史第二
- 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饮料新品的出路在哪里
- 中国外卖O2O行业发展报告发布外卖平台拓展服务品类成发展方向
- 万能蒸烤箱,生日快乐!
- 七个关键词 影响上半年养猪业
- 一增一降 奶牛养殖濒临警戒线
- “走进全国水企及水源地保护万里巡访大型系列公益活动”首站走进江苏宜兴
- “三个办法”发布实施 将引导种业有序发展
- ASC联合SWI及御兰堡共议合作发展